农村电商助推最后一公里的方式

www.hnec.gov.cn   2016-04-05    
摘要:     众所周知,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巨头掘金的下一个蓝海,但“最后一公里”这个让农村电商发展掣肘的关键性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实,在农村物流发展过程中“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问题由来已久...
\

    众所周知,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巨头掘金的下一个蓝海,但“最后一公里”这个让农村电商发展掣肘的关键性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实,在农村物流发展过程中“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广泛存在,在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今天,查找这个的问题的成因,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最后一公里(Last kilometer),在英美也被称为“Last Mile”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后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最后的关键性步骤。近年来,这一概念逐渐被众多行业所使用,这里我们讨论的“最后一公里”是农村物流发展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让农村电商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节点。

    举例分析:山西梅县的猕猴桃盛产季节在9-10月份,果农为了卖个好价钱一般都选择在12-2月份期间售卖,而猕猴桃这一类的水果对贮藏、分拣和运输的要求相对较高,贮藏需要恒温的环境,分拣过程较为严格,而对运输的要求则更加苛刻,需要专业的恒温冷冻车。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北方在冬季的需求量明显增大,虽然这一类农产品在当地有相应的贮藏恒温库房,但是,目前在天猫和淘宝上我们所见到的快递几乎没有冷链运输的标识和选项,即使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运用到了冷链运输,在“最后一公里”也还是会改成最简陋的快递运输车派送到到客户手中,虽然客户会为价格高昂的保温箱(袋)买单,但买家最后所拿到的猕猴桃冻伤率仍然较高。这一问题不仅仅反应在猕猴桃这一种农产品上,像夏季腐败率较高的瓜果、蔬菜、水产等这一类的生鲜农产品都普遍存在这一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首先,与电商结合最为紧密的当属私营和民营物流企业,这些企业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得出的结论认为,村镇快递布点成本过高,出于利润考虑大部分物流和快递公司都不愿意涉足村镇快递网点建设。这里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按照一般快递网点运营成本概算,一个普通的乡镇大概有4-5万人,下辖多个行政村,乡镇与村之间的网点距离近的几公里,远的十几甚至几十公里,出于成本考虑较为偏远的村根本无法派收货件,这里我们按照平均2-3公里计算,发送一单的成本大概在2-3元左右(这其中包括燃油、快递员提成等费用),而一个乡镇网点代理费最低也要8000-10000元,按照一个网点3-5个快递员每人基本工资500元计算,把这些费用全部加在一起,每年支出最少要在3-5万元,这还没有把日常的消耗支出算在其中,而收发一单快递的毛利润平均也就在3-6元之间,按照这样的利润计算每天要保证有100个包裹以上才能保证收支平衡。(以上数据来自某乡镇级快递代理商)

    其次,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和规范乡村物流发展和建设,但就目前看仍处于摸索阶段,实际收效仍不明朗,不确定因素较多。几大电商巨头们也没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点对症下药,致使乡村物流仍处在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虽然阿里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在农村电商发展中大行其道,寻找“农村合伙人”开发“一亩田”,但截至目前,从效果上看似乎是把农村电商这条路走歪了。并且也没能将农村电商这“最后一公里”打通。

    最后,就是农村物流链的繁杂性和技术性,看上去农村物流只是简单的收发货,其实截然相反,农村物流比发展较早的城市物流更复杂,城市物流无论是道路还是交通的发展都已经趋于成熟,半机械化、机械自动化仓储、分拣乃至配送都相对完善。而乡村物流多以收发农产品为主,一些不易腐烂的粮食作物还相对易操作些,但那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产品则对农村物流这“最后一公里”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集中反应的一个问题就是冷链运输技术的完善和相对专业的公司来承载。这“最后一公里”不仅仅是对货物运出(入)农民手中这“最初一公里”的速度与质量的考验,更多是对整个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那么我们要如何突破这一瓶颈,真正把物流、快递业务延伸置村一级,来助推农村电商发展这最后一公里呢?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与物流企业之间的BT合作模式。

    既然政府单边推动有难度,物流快递公司又不愿涉足村一级快递业务,那就把二者结合起来,我们已经看见了“互联网+农业”的广阔前景,那么政府就应该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性作用,切实开展能够服务于“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业务。在这里提出一个设想,由省、市乃至县一级政府作为推手与当地信誉好、业绩优良的物流企业或快递公司进行合作,将村一级快递部建设在村部或村委会,由物流企业或快递公司在每个行政村招募一到两名专员,(为减少开支压缩成本可以招募那些自有电瓶车、电动车或其他机械化手段、低消耗的人员),每天以乡镇为集散地往返一到两次进行派收货物,人员开支由政府与企业共担,村委会负责统计和监督本村电商业绩和物流流量,然后上报至乡镇一级,以县为单位进行汇总,来明确哪些村货物量大,哪些乡镇什么农产品卖的好,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电商业务和大宗物流配送,而那些不占优势的产品自然就被淘汰掉,这样既有利于农村小微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可以起到方便村民、服务村民的目的。这种以微小代价换来的真实数据,要比现在大范围占领式的投入所付出的代价小的多。

    第二,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未来农村电商发展趋势一定是区域化、模块化占主导地位,这就需要县域、市域乃至省域来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应该是由市场作为主导,政府服务辅助的大环境下逐步形成的,而不是通过急促的占领和烧钱能够解决的,这一发展速度的快慢不取决于哪个电商巨头开发的规模大或哪家公司投入的多,而是在于农村区域资源自我整合的速度和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程度,农村电商最后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化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品牌,并配有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形成不可取代的市场优势。就目前看,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农产品“闯”出去,所以农产品专供或者专运业务应该尽早被提上日程,这不是突发奇想,在国际上已有成功案例,美国Dol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品质最好的新鲜水果、蔬菜生产、销售的跨国集团之一。在中国已经覆盖了八十多个主要城市的九百多家超市,与沃尔玛、家乐福、卜蜂莲花、欧尚、大润发、乐购、麦德龙、吉之岛、百佳等著名国际零售巨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与本土连锁超市华润万家、深圳天虹、世纪联华、家家悦等主要大型卖场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并且Dole公司已经进驻天猫,我个人认为Dole公司的电商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开展的生鲜O2O模式呈现本末倒置的状态,很多企业都是重推广轻运营,在没有建立一个大而全的运营体系前就冲动的开展线上推广,致使很多经手生鲜O2O的企业覆灭。实体线下的运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尤其针对生鲜农产品而言更是如此。

    第三,结合现有资源优势,开发线上线下连动的生鲜O2O模式。

    2008年,我国实行了“农超对接”计划,发展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对接。目前,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探讨将“农超对接”与“生鲜O2O”二者结合起来,将现有的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与新兴的电商进行有机融合,推动少数有实力、有信誉保障的商超企业加入到“生鲜O2O”发展中来,他们有完善、成熟的供应链和产品渠道,在政府资金扶持和有效的市场监督下,侧重于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解决食品安全痛点,还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那么助推农村电商这“最后(初)一公里”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所有人都看到了“互联网+农业”的广阔前景,也都深知农村电商当下所遇到的诸多困境,农村电商发展确实还有很多缺陷,像网络普及问题、就业问题、支付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等等等等。但这都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电商人前进道路上的阻碍,我个人很欣赏阿里和京东这些电商人的开拓精神,他们是农村电商的拓荒者,任何事业的开拓与发展都需要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和辛勤的汗水,我们应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急不躁,因地制宜,合理分析农村市场形态,真正使农村电商成为强农、惠农、利农、便农的新平台。

                                                              (来源:电商报)

Copyright (C) 2013-2015 Haining Electronic Commerc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海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5739号-1





海盐县电子商务
公共服务中心网站

 热线:0573-86123868